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文化、物质和社会基础

发布日期:2019-05-10     

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命题,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历史传统的准确把握,是对中华民族团结进步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理想信念。

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加强民族团结是我国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和长远性的工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积极构建相互嵌入式生活环境,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基础。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一体,加强群众文体活动阵地建设,拓宽互动交流渠道,消除各种阻碍交往交流的壁垒。结合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特点,利用艺术团、联谊会、美食节、少数民族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民俗同尊、语言互学、生活同行、娱乐同享、和谐同创和各民族一堂课、各民族一家亲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活动,使共庆一个节日、共唱一首歌、共跳一支舞、共讲一个故事、共品民族美食、共学民族语言成为普遍的生活场景,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享、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2.深化文化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一方面,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增强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中华文化在价值层面的具体表现,是凝聚全党和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核心要义就是增进和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自信。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通过深度挖掘、大力宣传推广凡人善举的感人事迹和精神内涵,推动“最美现象”从“盆景”成为“风景”、形成“风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要深化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与传承,凝聚文化共识。进一步强化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认同,引导人民群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营造各民族平等、珍惜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氛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发扬优秀文化、建设地区文化结合起来,创新文化教育载体和形式,注重各族群众的文化交流互动,凝聚中华文化共识,实现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和谐发展。

3.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利用好各类教育形式,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基础。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起点。要加强正确的历史观、祖国观、民族观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多讲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疆土的历史,多讲少数民族为巩固边疆、保卫祖国作出的重大贡献,不断夯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同。要利用好各类教育形式,在基础教育中推广双语教学和各民族互学语言,创造条件让各族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在大中专院校中加强对民族团结和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强化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努力引导各族群众学习领会运用好“五把钥匙”,切实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和能力。

二、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既是重大经济问题,又是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如果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拉大趋势长期得不到根本扭转,就会造成发展失衡乃至民族关系、地区关系失衡。”


1.坚持各民族一个都不能少,民族地区一个都不能掉队的承诺,夯实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体现着各民族同荣辱、共进退的手足之情,释放出为最广大人民谋福祉、求幸福的博爱精神。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懈努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是,民族地区发展仍相对滞后:2017年,全国贫困人口、贫困村超过1/3在民族地区,民族8省区贫困发生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多,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都是民族地区。因此,必须进一步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的积极性,强化政策支持与政策协调精细化,改善对口支援机制,精准地解决不同民族地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坚持绿色发展,推动脱贫攻坚提速增质,夯实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基础。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64%。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既有发展的优势,又有贫困面大这块短板。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要注重发挥民族地区的独特优势,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既要“输血”改善其基本生活生产条件,更要帮助提高其“造血”机能,充分释放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

一是推动民族政策和扶贫政策贯彻落实。将贯彻落实好党的民族政策和扶贫政策作为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好用活用足各项政策,坚持用好用快用活扶贫资金,杜绝扶贫资金躺在账上失去应有作用的情况发生。二是推动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突出抓好民族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高原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教育、就业、就医和住房等事关各族群众基本生活的困难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切实改善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推动民族地区走绿色发展之路。支持能源资源重大产业项目向民族地区优先布局,逐步提高民族地区原产地加工、深加工产业的比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探索实施“旅游+”和“电商+产业”扶贫模式,推动当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制度,扩展生态保护的范围,加大补偿力度,建立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

三、增强四个意识,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有高度的问题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民族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开启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的新时代。但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为此,必须坚决克服和消除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统一的消极因素,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有坚定的政治意识。要切实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和衡量标准,贯彻到民族工作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一切政策举措都由此着眼,一切资源都往此着力,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迈上更高水平。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有自觉的法治意识。要坚持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按法律办事,坚决依法打击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犯罪分子,使广大群众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切实提高民族事务法治化水平,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基础。

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有全面的发展意识。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确保民族地区与祖国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增强各族群众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识、共享现代化发展成就意识。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度。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土更净、城乡更美”五大专项治理,着力建设一批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吃生态饭、走生态路,使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乡村成为聚宝盆,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文章来源:国家民委、中国民族报





版权所有:柳州市红十字会 | 主办、信息维护:柳州市红十字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