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红会动态

新冠肺炎防疫期间,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

发布日期:2020-02-13     

疫情的来势汹汹,给不少人都带来焦虑不安、紧张担忧、抑郁、愤怒等等情绪。相关研究表明,情绪与人体免疫力息息相关。我们可以怎么做来应对疫情,积极调整心态适应疫情变化呢?听听柳州市红十字会心理救援队的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吧。

1、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不熬夜,合理饮食,注重饮食营养。多吃蔬菜水果。

2、如果过于忧虑影响了睡眠,可以按“上、下、不、动、静”五步法改善。“上”即按时上床避免熬夜;按时下床不赖床不补觉;在床上时不做与睡觉有关的事情如看手机或者想关于疫情的事;白天要适量锻炼。“静”即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让身体放松平静下来。每天睡眠时长在7-8小时。

3、减少对疫情信息的过度关注,建议每天接收有关信息不超过1个小时。看权威信息平台发布的消息,如人民日报、国家级各地卫生健康委官网、政府公开平台等媒体。不刷小道消息,避免因道听途说而产生焦虑、恐惧。

4、在疫情期间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是正常的,焦虑使我们会提高警惕做好个人防护。如果有伤心、郁闷的情绪,也并不是我们脆弱不坚强,而是面对未知和不确定的事物时,我们还不能控制它时的本能反应。因此从我们个人来说,比起胡思乱想,去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更能获得控制感,改善情绪。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和家庭成员、朋友沟通内心的感受,如果你的情绪反应强烈且持久,自我无法调节,可以拨打红十字会心理援助热线15307822168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

2)每天做一两件需要专注完成的事,如做家务、整理旧物品等。或是每天坚持一项运动方式:如走2000步、做一段八段锦练习。

3)发挥创造力,丰富生活方式。居家隔离期间,可以尝试做一些以前没尝试过的事情,如学习一道新菜品、学习一首歌曲,创作家庭互动游戏等。

4)可对过去的学习工作资料做整理,规划接下来的工作。

5)疫情期的居家休息,给了家人能共处的时间。相互分享成长中的故事。家长可陪伴孩子阅读、看动画片、玩亲子游戏等。

6)学习一种心理稳定技术。每天用5分钟的时间,停下来,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想,只专注于深呼吸。长长的吸气,再慢慢地呼气。不评价,即使分心了也没关系。在一呼一吸中感受气息的流动。

 

 


版权所有:柳州市红十字会 | 主办、信息维护:柳州市红十字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